辽宁有一群比坐牢还苦的“女苦行僧”,每天睡4小时、吃1顿饭,出门住野外,没有任何收入,但她们却甘之如饴,为何? 在辽宁省海城市,有一座叫做道源寺的古刹,里面住着一群特殊的女僧人。她们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清苦生活,却乐此不疲。这些女僧每天只睡4个小时,凌晨两点钟就起床,开始一天的修行。 道源寺的僧人作息非常严格,一天24小时被细细地分割成一个个时段。从凌晨两点到五点,她们要诵经、打坐、参禅。等到天亮的时候,禅房里已经香烟缭绕,钟声阵阵。 除了睡眠时间少,饮食方面也令常人吃惊。道源寺的女僧们只吃一顿斋饭,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再进食。每天的菜单十分简单,多是自己种的蔬菜和施主们供养的素食。虽然伙食清淡,但她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总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寺里的大小事务,从做饭、种菜到打扫卫生,全靠僧人们自己动手。无论春夏秋冬,她们都勤勤恳恳劳作,不假他人之手。即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日子虽苦,她们也无怨无悔。 最令人惊讶的是,道源寺从不接受任何香火钱和捐款。寺院大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书"谢绝一切布施"。当人们要往功德箱里投钱时,总会被女僧婉言谢绝。在这个寺院里,钱财好像成了多余的东西。 虽然生活如此艰苦,道源寺的女僧们却有着发自内心的喜乐。在她们看来,修行就是要远离外界的诱惑,回归内心的宁静。吃得少,睡得少,劳作多,正是修行之路的必经途径。拒绝金钱,看淡世俗,才能真正解脱自在。 这群特殊的女僧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来参观的信众络绎不绝,可女僧们总是淡然处之。寺门常年敞开,欢迎任何人进来礼佛,但从不收取门票。僧人们安贫乐道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心境,常让人由衷地敬佩。 每年农历八月,道源寺的女僧们都要开始为期半个月的"头陀行"。这是一种极其艰苦的修行方式,考验着每一位僧人的意志和毅力。她们要徒步走上数百里,一路乞讨化缘,晚上只能在野外露宿。 "头陀行"开始那天,天还没亮,女僧们就在大殿集合。她们头戴斗笠,身披袈裟,手持木鱼,背着简单的行囊。住持带领大家虔诚礼佛后,挨个为每位僧人送行。随着木鱼声渐行渐远,她们正式踏上化缘之旅。 沿途经过的村庄,女僧们会去化缘。她们或站或跪在村民家门口,一言不发,眼神清澈而坚定。村民们见状,纷纷拿出米面蔬果,虔诚地放进僧人们的钵盂里。僧人们双手合十,轻声念诵"阿弥陀佛",表达感恩之情。 化缘所得的食物,并不是僧人们自己享用。每天晚上,她们会把所得的饭食聚到一起,挑选出最好的部分,送给寺里年迈体弱、无法外出的老僧和病僧。自己只吃一些简单的饭菜,甚至常常挨饿。 在"头陀行"的路上,女僧们经常遇到一些受伤的小动物。她们会用随身携带的药品给它们疗伤,或者把它们带到附近的寺庙,托付当地的僧人照料。有时候路上有一些动物的尸体,她们也会念经超度,为它们祈福。 露宿山林之中,女僧们常常遭遇风吹日晒,蚊虫叮咬。但她们从不叫苦,而是把这些苦难视为修行路上的考验。每当疲惫不堪时,她们就会闭目诵经,内心渐渐获得平静。 半个月的"头陀行",女僧们往往要走五六百里路。饥饿、疲劳、野兽、风霜,都是她们要面对的挑战。但无论多么艰难,她们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在她们看来,化缘不仅是乞讨食物,更是一种修行,一种积累功德、净化心灵的过程。 当女僧们披星戴月返回道源寺时,寺里的僧人早已恭候多时。大家帮助归来的僧人卸下行囊,端上热腾腾的饭菜。看着疲惫但慈祥的师姐们,年轻一辈的僧人心中充满敬意。她们知道,能吃到可口饭菜,全靠师姐们在外化缘的辛苦付出。 "头陀行"虽然艰苦卓绝,但参与的僧人都毫无怨言。通过半个月的跋涉化缘,她们感受到了善良村民的温暖,领悟到了布施和感恩的可贵,也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这种身心的磨练,是她们通往解脱之路的重要一步。 在当今社会,很多寺庙名气越来越大,香火也越来越旺。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名刹的住持和僧人渐渐偏离了修行的正道,陷入了名利的漩涡。人们发现,一些原本清净庄严的佛门圣地,如今竟安装了功德箱,设置了香油钱价目表,处处与金钱挂钩。 相比之下,道源寺女僧们的修行之路,显得弥足珍贵。她们严格遵循佛祖的教诲,谨守寺院的清规戒律。无论个人修为多高,阅历多丰富,所有僧人一律平等,坚持简朴生活,坚持亲力亲为,坚持不以任何名目收取金钱。这种淡泊名利的境界,实属罕见。
辽宁有一群比坐牢还苦的“女苦行僧”,每天睡4小时、吃1顿饭,出门住野外,没有任何
熹然说历史
2025-01-23 22:12:10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