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在美国的张爱玲得知78岁的姑姑张茂渊嫁人的消息后,流下了炙热的泪水。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24 12:32:17

1979年,在美国的张爱玲得知78岁的姑姑张茂渊嫁人的消息后,流下了炙热的泪水。姑姑所嫁之人是已经81岁的初恋李开弟,而促成这段传奇婚姻的,是张茂渊写给李开弟的一封信,信中说:“不是我不愿再等,我怕时间不再等我。” 1925年,张茂渊与她的嫂子黄逸梵从上海启程,前往英国留学。 这段跨越重洋的旅程,原本应该是一次知识与自我提升的机会,却也在船上悄然播下了一段未曾预料的情感种子。 张茂渊出身名门,她的外祖父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重臣,家族背景深厚。尽管她的美丽与气质与她的家族背景一样引人注目,张茂渊的个性却偏向内敛与清冷。 她几乎没有与陌生男子过多接触过,心中也隐隐对世间男子存有偏见。 她与黄逸梵一同搭乘的船上,除了她们,还有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男女,大家各自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和对远方的期待。 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野中——李开弟。 李开弟出自书香世家,外形英俊,气质温润,曾在上海交通大学深造,并获得公费留学资格前往英国。李开弟的出现,让原本因为身体不适而焦虑不安的张茂渊,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关怀。 他并没有因她的不雅表现而表现出任何嫌弃,反而细心地递上一块热毛巾,温柔的举动让她不自觉地感到一阵温暖。 随着时间推移,李开弟与张茂渊的关系逐渐加深。 两人不仅在船上多次交流,还共同分享了许多关于家乡的故事与未来的规划。 李开弟虽然清楚张茂渊身世的敏感,但始终没有直接提及,而是以尊重她为前提的关心与陪伴,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张茂渊一度被李开弟的风度所吸引,尤其是他对她隐秘的家世背景始终没有表示过任何不满,这让她感到莫名的释然。 她开始不再抗拒与李开弟的交往,而是享受着他那份细腻而温暖的陪伴。她也听他朗诵诗歌,聆听他关于家乡的讲述,逐渐从原本的冷漠中走出,脸上不再是僵硬的冷笑,而是逐渐展现出真挚的微笑。 可惜,随着邮轮抵达伦敦码头,两人就此别过,各奔前程。 在异国他乡,张茂渊凭着过人的才情,很快在留学生圈子里崭露头角,颇有名气。 而李开弟虽然时常听到她的名字,却与她再无交集。 直到1927年,两人先后学成归国,在共同朋友的引荐下,才又重新联系上。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他们漫步在黄浦江畔,谈天说地。 李开弟忽然转过身来,深情地注视着张茂渊。"茂渊,"他低声唤道,"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那样美好。但是,我们还是就此别过吧。"听 到这突如其来的话,张茂渊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李开弟叹了口气,神色黯然:"其实,我已经有了婚约...对不起。" 1932年,张茂渊亲眼目睹了李开弟与夏毓智的婚礼。 虽然她的心里隐隐作痛,但她还是强颜欢笑,祝福这对新人百年好合。 婚后,李开弟和张茂渊仍保持着联系。然而不久,李开弟被调往香港工作,两人从此音讯渐稀。 就在此时,张茂渊的侄女张爱玲考入了香港大学。 张茂渊便写信给李开弟,拜托他在港照应爱玲的起居。李开弟欣然应允,把爱玲视如己出,悉心照料。 抗战结束后,李开弟重返上海,与张茂渊再续旧缘。 张茂渊时常造访李家,与夏毓智也成了闺中密友。夏毓智的女儿更是与张茂渊亲近,视她为"张伯伯"。 数十年后,张茂渊和李开弟的配偶相继离世,两人又重新联系上。 随着岁月流转,他们都已步入晚年,身体不复年轻时的强健,但内心的情感却历久弥坚。 彼此的牵挂与思念终于在重逢的那一刻释放。两位老人共同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那些未说出口的话语,那些未完成的约定,让他们感慨万分。 或许正是这份积压已久的情感,促使张茂渊鼓起勇气写下那封至关重要的信。信 中,她说自己不愿再等待,因为害怕时间不允许他们再有机会相聚。 这封信成为了他们重新开始的契机,促成了这段迟到的婚姻。 1979年,张茂渊和李开弟在亲友的祝福下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没有奢华的仪式,也没有繁复的装饰,但这一刻的意义却超越了任何盛大场面。 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挚的感情可以跨越时间的阻隔,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只要彼此心中还有爱,就能迎来新的开始。 婚后,他们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每天清晨,两人会在院子里并肩散步;午后,他们一起翻阅旧书,交流对文学和历史的看法。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的日子充满了年轻人般的朝气与活力。他们彼此扶持,相依为命,用有限的时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余生篇章。 直到1979年,在李开弟的妻子夏毓智临终时,张茂渊才再次走进了李开弟的生活。这一切都源自于夏毓智在临终时的遗愿,她希望张茂渊与李开弟能够再续前缘。 经过深思熟虑,李开弟终于在两方子女的支持下,决定与张茂渊结婚,弥补那段未曾实现的情感。 52年后,这段迟来的婚姻,终究在暮年之际得以圆满。 张茂渊与李开弟的婚姻,虽然晚来,但终于让这段深藏心底的爱情,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结局。 虽然彼此之间的时光已经无法重来,但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依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0 阅读:15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