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宋时轮在上海一家饭店用餐,可就在点菜的时候,他突然从服务员口中得知了饭店老板娘的名字,于是他立刻放下了菜单,急切地要求服务员再重复一遍那个名字…… 1950年初春,上海正处在百业待兴的时期。一场重要的企业家年会在锦江饭店召开,这里汇集了上海各界知名人士。作为解放军兵团司令的宋时轮也应邀出席这次会议。 宋时轮走进饭店大堂时,眼前富丽堂皇的装潢让他驻足。服务员恭敬地将他引至包间,递上了精心准备的菜单。 "这是我们董竹君董事长亲自设计的新菜单,每一道菜品都经过精心搭配。"服务员介绍道。"锦江饭店现在由董竹君女士担任董事长兼经理。" 宋时轮听到"董竹君"这个名字,立刻放下了手中的菜单。这个名字勾起了他20年前的记忆,那时他还是一名刚刚获释的地下党员。 "董竹君?"宋时轮又确认了一遍。"就是原来开锦江川菜馆的那位董老板?" 服务员点头确认,又补充道:"是的,董董事长一直在经营锦江,从川菜馆到现在的饭店,已经有十五年了。" 宋时轮立即起身,请服务员帮忙通报。他迫切地想见到这位20年前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 很快,董竹君从办公室来到了包间。两人隔着餐桌相对而立,目光交汇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回到了1929年。 宋时轮率先开口:"董老板,您还记得20年前,有一个靠写稿子度日的年轻人,带着李唐鳄的推荐信来找您吗?" 董竹君端详着眼前这位身着军装的将领,一时间并没有想起当年的往事。毕竟在那个年代,她帮助过太多需要援手的人。 宋时轮详细地讲述了当年的经过。他说到自己如何在被国民党通缉期间得到董竹君的帮助,如何用这笔钱重返革命队伍,一步步走到今天。 随着往事重现,董竹君终于认出了眼前的将领就是当年那个落魄的青年。她没想到,一个偶然的善举,竟然在20年后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1929年的上海,正处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董竹君在这年创办了锦江川菜馆,选址在南京路繁华地段。 凭借独特的川菜风味和精致的装修,锦江川菜馆很快在上海打响名号。生意红火的背后,董竹君始终没有忘记帮助那些需要援手的人。 就在这一年,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宋时轮在逃亡途中来到上海。他刚从国民党监狱获释,急需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为了维持生计,宋时轮只能靠给报社写稿子度日。幸运的是,他通过好友李唐鳄的介绍,认识了锦江川菜馆的老板董竹君。 董竹君听闻宋时轮的处境后,二话不说就拿出一笔钱资助他。这笔钱帮助宋时轮渡过难关,最终找到了组织。 获得资助后的宋时轮回到湖南老家,重新投入革命工作。他从一名普通党员做起,逐渐在战斗中崭露头角。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时轮带领部队转战各地,屡建战功。他从一名基层指挥员,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而在上海,董竹君的锦江饭店也在不断发展。她采用新式管理方法,引进先进设备,使饭店的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 锦江饭店不仅成为上海滩的知名食肆,更成为各界人士往来的重要场所。董竹君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各界人士。 1949年,上海迎来解放。董竹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锦江饭店改制为公私合营企业。 这一年,宋时轮已经成为解放军兵团司令。他率部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两人的人生轨迹,一个在商界打拼,一个在战场拼杀。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条线,却因为一次善举而产生了交集。 董竹君没有想到,当年那个需要帮助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同样,宋时轮也没料到,那位慷慨解囊的女老板,现在依然在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1950年之后,锦江饭店在董竹君的带领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上海市政府的规划,锦江饭店成为了接待重要领导和外宾的重要场所。 1951年6月,锦江饭店正式挂牌成为国营企业。董竹君担任董事长兼经理,继续发挥她的管理才能。 为了表达对这段珍贵友谊的纪念,宋时轮将自己在抗战中缴获的一把日本军刀送给了董竹君。这把军刀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更是两人友谊的见证。 在宋时轮的事业上,他在1950年代初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后,他被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 1953年,董竹君主动提出退居二线,改任董事长兼顾问。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培养新一代管理人才的工作中。 在此期间,董竹君多次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她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上海的发展建言献策。 锦江饭店在国营体制下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新中国饭店业的一面旗帜。许多国际重要会议都选择在这里举办。
1950年,宋时轮在上海一家饭店用餐,可就在点菜的时候,他突然从服务员口中得知了
历史有小狼
2025-01-29 22:34: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