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流感并发肺炎的一些看法 中医将流感并发肺炎归为“外感热病”范畴,认为多由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所致。以下是中医对此病的看法及治疗方法: 1. **病因病机** - **外邪侵袭**:流感并发肺炎多因风热或风寒之邪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宣。 - **正气不足**: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者易感外邪,病情加重。 - **痰热壅肺**:外邪入里化热,与体内痰湿结合,形成痰热,壅滞肺络,引发肺炎。 2. **辨证分型** 根据症状和体质,中医将流感并发肺炎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风热犯肺** - **症状**:发热重、恶寒轻,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常用方剂**:银翘散、桑菊饮。 (2)**风寒束肺** -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咳嗽痰白,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常用方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 (3)**痰热壅肺** - **症状**:高热,咳嗽痰黄稠,胸痛,气促,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常用方剂**: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 (4)**气阴两虚** - **症状**:多见于恢复期,低热不退,干咳少痰,气短乏力,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 **常用方剂**:沙参麦冬汤、生脉散。 3. **中医特色疗法** (1)**针灸** - **常用穴位**:肺俞、风门、合谷、曲池、大椎等,用于疏风解表、清热宣肺。 - **操作**:根据病情选择针刺或艾灸。 (2)**推拿** - **常用手法**:推肺经、揉膻中、按揉风池等,帮助缓解咳嗽、胸闷。 (3)**拔罐** - **常用部位**:背部肺俞、大椎等,用于祛风散寒、清热化痰。 (4)**中药外敷** - **常用药物**:如白芥子、细辛等研末调敷于肺俞穴,用于化痰止咳。 4. **预防与调护** - **扶正固本**:增强体质,避免外邪侵袭。 - **饮食调理**: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油腻。 - **起居调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适当锻炼。 5. **注意事项** -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 重症患者应及时结合西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总结 中医认为流感并发肺炎是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为主,结合针灸、推拿等疗法。预防上注重扶正固本和饮食调理。病情复杂时,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对流感并发肺炎的一些看法 中医将流感并发肺炎归为“外感热病”范畴,认为多由
瀚维养护
2025-02-03 21:05:11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