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家一级演员,前后饰演了5次“玉皇大帝”,回家祭祖时却发现:自己竟被印在了冥币上!事后越想越晦气想维权,律师却摆摆手劝他:告不了,想开点吧! 王卫国,这位如今家喻户晓的"玉皇大帝专业户",出生在一个北京的书香门第。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沐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成了一个彬彬有礼、谦逊有加的少年。 16岁那年,正值"文革"的动荡岁月。和许多学生一样,王卫国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二商业局工会宣传队工作,负责在街边帮队里卖猪肉。尽管家人心疼不已,但那个年代,个人的意愿只能让位于集体的安排。 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王卫国在卖猪肉的过程中,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细腻和敏锐。他会根据顾客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去推断他们的身份背景。有时,一些顾客如果嫌肉不够肥,他还会尽量去照顾他们的需求,让每一位顾客都能满意而归。谁曾想,这段卖猪肉的经历,竟为他日后的表演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76年,"文革"结束,王卫国重返校园。或许是卖猪肉时的"吆喝",让他的嗓音格外洪亮,在同学中脱颖而出。老师建议他去学声乐,为将来的艺考做准备。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王卫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演艺人生。 在校期间,王卫国刻苦钻研,勤学苦练。那段卖猪肉的经历,让他对各种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成为了当时唯一被批准进入这个剧院的毕业生。 上世纪80年代,王卫国参演了多部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他饰演的张辽和卢俊义,不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在演艺界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水浒传》中,为了诠释好"玉麒麟"卢俊义这个角色,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2000年,王卫国迎来了他演艺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他在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续集》中,首次出演了玉皇大帝这个角色。这个形象,也从此成为了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要诠释好玉皇大帝这个角色,绝非易事。作为道教神话中众神之首,玉皇大帝不仅要有威严的外表,更要有令人信服的气度和声音。而王卫国,恰恰完美地契合了这些要求。他高大威猛的外形,加上独特洪亮的嗓音,让他一出场,就自带一种凌驾万物、主宰一切的气势。 更难得的是,王卫国还能在这种威严中,融入一种慈悲与和蔼。当他面对孙悟空时,嘴角露出的那一丝微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长者对晚辈的宽容和爱护。这种细腻入微的表演,让玉皇大帝这个角色变得更加丰满立体,也让观众对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续集》播出后,反响空前。无论是剧情、特效,还是演员的表现,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王卫国饰演的玉皇大帝,更是成为了剧中的一大亮点。他的那句"哈哈,你这个泼猴儿",至今还是无数观众的经典回忆。 此后的几年里,王卫国又先后在《宝莲灯》《吴承恩与西游记》等多部电视剧中,多次出演玉皇大帝。每一次,他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感动。观众们不禁感慨,仿佛除了王卫国,再也无人能够如此完美地诠释这个角色了。 王卫国演艺事业的巅峰,似乎总伴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有一年清明节,他回到家乡扫墓祭祖,准备给先人们烧些纸钱。当他打开刚买来的冥币时,却发现上面赫然印着一张熟悉的面孔——不正是他饰演的玉皇大帝吗? 这一发现,着实让王卫国惊讶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荧屏上的形象,竟然会被印在冥币上,被人用来祭拜先人。一时间,他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这种做法实在太出人意料,喜的是自己的演技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认可。 但转念一想,王卫国又觉得有些不对劲。毕竟,在传统观念中,被印在冥币上,多少有些不吉利的意味。更何况,这样做也侵犯了他的肖像权。于是,他决定追根究底,看看是哪个厂家擅自印了自己的照片。 然而,当他开始打听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制作这些冥币的,大多是一些小作坊,鲜有正规厂家。他们的进货渠道错综复杂,很难找到源头。王卫国走访了好几家店铺,也没能找到答案。 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于律师。但律师听完情况后,却摇摇头,表示这件事恐怕告不了。因为这些冥币,都是"三无产品",没有商标,没有厂家信息,也没有销售记录。在法律上,很难找到可以追责的对象。 听到这里,王卫国顿时感到一阵无力。他没想到,自己的形象,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被滥用,而自己却无可奈何。一时间,他感到又气又恼,甚至开始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但渐渐地,他开始换了一种思路。他想,既然大家都把自己和玉皇大帝联系在一起,说明自己的表演,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何尝不是一种肯定呢?与其纠结于这些冥币,不如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他是国家一级演员,前后饰演了5次“玉皇大帝”,回家祭祖时却发现:自己竟被印在了冥
熹然说历史
2025-02-08 23:09:0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