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分类之气虚质
1、概念:由于先天不足,以说话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体质特点:
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
气短懒言,语声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无力,时有汗出,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口淡,舌淡红,胖嫩,可有齿痕,脉象虚缓。
3、成因:
先天体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如家族成员多数较弱、怀孕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挑食等。
4、易患疾病:
对自然界变化适应力略差,不耐受风、寒、暑热,卫表不固,易患感冒。因为气虚之人,卫外(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容易感受外来邪气而患感冒等疾病。
5、日常调养: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平常应早睡早起,不熬夜。注意做柔缓运动,不宜强体力运动,可选择快慢交替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总结:生活规律不熬夜,精神平和慢运动。
6、食疗养生:
可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小米、山药、牛肉等,多食小米山药饭,可增加气力。但要注意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
药膳介绍:
1.小米山药粥
原料:小米100g、山药50g。
做法:将小米洗净,山药洗净刮皮切成丁,加水同煮粥。
功效:补益心肾、健脾和胃。
适应人群:脾肾两虚,出现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时有汗出,产后乳少等症。
2.黄芪汽锅鸡块
原料:黄芪15g、鸡一只、葱、姜、蒜、盐适量。
做法:将黄芪洗净后,用纱布包好待用;把净膛鸡切块,用开水焯一下去血沫,捞出后放入汽锅内,然后将黄芪、葱姜蒜盐放入,大火烧开后改文火焖三个小时,直到肉烂为止,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适应人群:心脾两虚,出现少气懒言、气短无力、食少腹泻、久病体虚等症。
冷~月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