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鱼趣之五——淘坑。 您没看错,不是淘宝,是淘坑! 这个词儿,一般人整不明

沈阳烟枪历史 2025-02-18 22:19:14

辽河鱼趣之五——淘坑。 您没看错,不是淘宝,是淘坑! 这个词儿,一般人整不明白,因为它产生于淘宝出现的几十年前。 所谓淘坑,就是那些想不用鱼网鱼竿还想空手套白狼的主儿,钻进一望无际的大苇塘里,用人工的方式淘一个水坑,或者一条水沟,竭泽而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淘坑这活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 首先,得熟悉大苇塘的地理环境,沟沟坎坎坑坑洼洼在哪里,必须八九不离十,不是老“钓鱼郎子”真不行,否则在这里跑断罗圈腿也找不到好地方。最起码,得避开看塘“夜袭队”。 其次,地方要符合淘坑的条件,最好是曾经与大塘相通又断流的坑或沟,不易太大,水深一米到两米左右,还得是近期无人光顾,否则累出屁来也是白玩了。曾经见过几个哥们从早晨淘到下午,烈日下晒成非洲友人,路过一位下挂子网的老头轻飘飘说一句,上个星期早被人淘干净了,哥几个听罢一屁股坐在水里。 最后,还得有份好体格。东北“四大累”中的“挑大泥,脱大坯”,其实应该叫“淘大坑,脱大坯”。 淘坑(或淘沟),得先在坑边挖一个小深坑,用鱼网拦在两坑连接处,挑开后放水进来,两个人再用一个绑上绳子的水桶配合着往外面淘水。身体不行的,十分钟都挺不住。 淘坑只有一点好处:大便干燥久不排气的淘一天,保证周身通泰上下顺畅。 不管多么辛苦,每当淘见底时,就是今天开盲盒的惊喜和期盼。一次看到五个小伙子淘到傍晚,坑里只剩下膝盖深的水了,他们索性跳进去来回蹚行,浑浊的泥浆让鱼无法靠腮呼吸,水面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鱼嘴在吐泡喘气。 他们抓着一条就甩到岸上。因为怕鲁子鱼和梭鱼脊梁骨的硬刺,所以都带着手套。当他们把战利品用网兜涮干净扔到桶里时,就像开了一个水族馆,除了以上两种,还有海鲇鱼、鳞鲫鱼、肉滚、河蟹、骚夹子、清虾、虾驹子。一个百十平方米大小、一米多深的坑,淘出来的鱼货足有三十多斤。 说实在的,这样的收获鸡零狗碎没有售卖价值,大家拿回去分了,一家炖一锅也算开了荤。 或许有人问,都这么淘会不会淘净了?不会的,这里的坑沟数不清,夏天水大时四处通连,冬天枯水时就是一块块冰坨子,看似平静的冰面下实则生机盎然。只要坑里有水,哪怕它从来没有与任何沟渠通连,几年光景里面就有鱼有虾,至于都是怎么来的,谁也说不清楚。 扔下鱼网十几年后,我有一次到那里去旧地重游,循着马达声骑行到芦苇深处,却见几个人用柴油水泵在淘一条几十米长的坝底沟(就是修坝时挖土产生的),他们叼着烟喝着易拉罐啤酒,嘻嘻哈哈十分悠闲。 见此情景,不由得感慨万千:社会在进步,淘坑都用上了现代化的东西,过去那种撅着屁股淘一天,上面下面一起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

0 阅读:5
沈阳烟枪历史

沈阳烟枪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