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话唐诗(107) 杜甫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左省:即门下省。因位置在皇宫以东,故称左省。宿:值宿,犹今言之值夜班。掖垣:皇宫旁垣,故作门下、中书两省的代称。啾啾(jiu):鸟叫声。万户:指宫中之门。金钥(yao):金锁,指宫门之锁。玉珂:马铃。封事:即封奏。奏事者封犊以进,拾遗掌供奉讽谏,大则廷诤,小则上封事。 译文:暮色降临,花草也隐在了左右偏殿处,归宿的鸟儿鸣叫着从空中飞过。星光照耀,万千宫门也似银光闪烁,月亮紧傍着宫廷,那里的月光应该更多。睡不着,只听宫门落锁的声音一次次响起,春风吹来,让我想起上朝马铃的响声。明朝上朝还有要事上奏,担心迟到,数次相问更漏几何? 赏析: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控制的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也从鄜州来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左拾遗掌管上奏讽谏之事。此诗就是诗人在"左省"值夜,预备明早上封事所作。诗人紧扣“宿”字,由暮及夜,由花鸟而写到明月高照,宫门落锁,先写景而后抒情,描写了诗人勤于政事,以至寝卧难安。表达了诗人忠君爱国,勤政敬业的进步思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有“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称呼。有诗文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史"、“诗圣”,以律诗、古体见长。杜诗具有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的作用,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乔话唐诗(107) 杜甫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
寒荷趣事
2025-02-22 00:28: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