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机要秘书叶子龙收到了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绝密电报,以往叶子龙会马上送给毛主席,这次他看了一眼电报,却瞬间愣住了。彭德怀在电报中说:“毛岸英被烧死”,叶子龙的心瞬间被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该怎么办。 叶子龙依稀记得,毛岸英出征前,还曾打过照面,而且叶子龙长期担任毛主席秘书,和毛岸英的私人关系其实也不错,细细算来,毛岸英比他小6岁而已,今年顶多28岁。 想到这里,叶子龙认为这封电报不能给毛主席,毛主席对毛岸英这个孩子极其喜欢,万一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怎么办。为了保险起见,叶子龙决定去问问周总理。 周总理和毛主席风雨同舟几十年,是战友更是知己,让周恩来决断再好不过了。叶子龙拿着电报地忐忐忑忑地走到西花厅,到了周总理办公室,周恩来接过电报前,也奇怪叶子龙表现异常,可是看到彭德怀的电报后,周总理瞬间把眼镜扔在了一边,也瞬间哑住了,神情极其难看。 叶子龙日后回忆后,周恩来看到电报后,极其悲痛,他用左手扶着额头,愣了好久才站起来,然后郑重地对叶子龙说,这件事先不要告诉主席了,等我想一想再说。还有这件事绝对要保密。 周恩来认为,现在不告诉毛主席为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喜欢的孩子,也是家里的长子,虽然是毛主席亲自同意毛岸英去朝鲜的,但老年丧子之痛,谁能承受得住啊,万一毛主席病倒了,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现在正是第二次战役关键时期,虽然前方战士冲锋在前,但毛主席在北京的运筹帷幄也极其重要,如果现在影响了毛主席的情绪,抗美援朝就缺少了一份保险,毛主席这位军事奇才在背后的出谋划策太重要了。 所以综合考虑,这件事不告诉毛主席为好,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告诉吧,但是什么时候告诉呢,这件事目前只有叶子龙和周恩来知道,他们硬生生瞒了近两个月。 1951年元旦过后,第二次战役已经结束近一周,战场上志愿军已经取得优势,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粉碎了美军占领朝鲜的企图。此时机要室又收到彭德怀的电报。 彭德怀提到“上次电报有误”的字样,叶子龙一看,坏了,如果毛主席看到“上一封电报”字样,必然询问彭德怀到底发了几封电报,这下瞒不住了。然后他就又去找周总理。 周总理得知情况后,无奈地说:“那就告诉主席吧,一直瞒着也不是办法。”因为担心毛主席的安危,周总理一直在丰泽园门口等着,叶子龙独自把电报送了进去。 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到底是何反应,多年来很多报道都有过描述,尤其是很多警卫员和卫士都有会回忆,比如曾经担任毛主席卫士的李家骥回忆,毛主席看到电报后,双手颤动,他神色很难看,想去抽烟,在口袋摸了半天火柴盒,但是那个火柴盒其实就在他面前,他眼睛泪汪汪的,大家都十分悲痛。 但叶子龙在回忆录中说,毛主席看到那封电报后,一直在低头思考着什么,没有流泪是真的,也没有任何表情,突然大手一摆说,战争嘛,总会牺牲的,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孩子。 因为这件事是绝密,彭德怀的电报也一直没有公开,毛主席还嘱咐说不能告诉儿媳妇,所以很多年刘思齐都不知道这件事。刘思齐1949年10月和毛岸英结婚,算起来仅仅一年,一直到1953年志愿军陆续回国,不见毛岸英的踪影,毛主席才告诉刘思齐,毛岸英已经牺牲了。 关于毛岸英牺牲,多年来也有很多报道,说法各种各样,那么毛岸英到底如何牺牲的,其实有几个事实需要说明。 第一,据彭德怀的电报(2021年公开)显示,那天早上敌人飞机袭来,大家都躲在了防空洞,大家以为敌机已经过去了,所以便出来了,没想到敌机又来了,大家再次进入防空洞,敌机投下了大量燃烧弹,指挥部变成了一片火海,彭德怀出来后发现毛岸英和另一个秘书已经牺牲了。这在电影《长津湖》中也有镜头,毛岸英为了抢救一个重要的地图身陷火海。 第二,刘思齐确实不知情。毛主席去世多年后,刘思齐曾接受采访,记者问起来当年知不知道爱人牺牲,刘思齐说根本不知道,她每次去中南海,毛主席依然和她说说笑笑,她说“毛主席保密做的很好,毛主席依然谈笑风生,就是为了不让她察觉。”她说,难以想象他老人家一个人承受着丧子之痛。1959年刘思齐毕业后,经过毛主席劝说改嫁给杨茂之,并且同意她去给毛岸英扫墓。 第三,关于毛岸英的遗体,有人建议把遗体运回国安葬在杨开慧身边,但毛主席却同意彭德怀的建议,让毛岸英的遗体和志愿军烈士一起被安葬于朝鲜烈士陵园,这也是事实。毛主席还是,“青山处处埋忠骨”。 后记: 毛岸英是我党伟大的烈士,作为毛家人来说,他更是表率。毛主席家里为革命牺牲了很多亲人,让人感动。多年以后。毛岸英被评为感动中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1950年11月,机要秘书叶子龙收到了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绝密电报,以往叶子龙会马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2-22 21:39:54
0
阅读:149
爱来无油
华夏因主席而重回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