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杜月笙六十大寿包场大戏院,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带着姨太太去看戏,进门无人理会,坐下时被石灰砸到身上,气得宣铁吾拂袖离开。 (信息来源:2018-09-29 抗日战争纪念——宣铁吾) 1946年的上海,表面上繁华奢靡,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民以食为天,粮价的飞涨更是火上浇油,米商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杜月笙,这位上海滩的传奇人物,也在这场经济风暴中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他手下的万墨林是米业公会的理事长,掌控着上海的粮价,结果成了大家攻击的目标,权力场上的风云变幻,更是加剧了杜月笙的不安。 上海市长现在是吴国桢了,而宣铁吾则成了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是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是老蒋的得力助手,跟之前的钱大钧风格完全不同。 钱大钧好摆平,杜月笙的钱财攻势屡试不爽,但宣铁吾却软硬不吃,公开表示要整顿帮会,这无疑是对着杜月笙来的。 杜月笙的日子不好过了,以前钱大钧在任时,他的赌场有警备司令部罩着,警局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可好,宣铁吾上任后,直接查封了杜月笙及其门徒的十几个赌场。 杜月笙想找宣铁吾帮忙,结果被拒了,只能另寻他路,他知道宣铁吾新娶了二姨太,就送了不少钱和礼物,希望二姨太能在宣铁吾面前说说好话。 1947年,杜月笙过六十大寿,在上海最大的戏院摆了大宴,梅兰芳、程砚秋等名角都来助兴,上海滩的名流也都来祝贺。 杜月笙给宣铁吾送了前排的贵宾票,但宣铁吾直接拒绝了,架不住二姨太的软磨硬泡,宣铁吾最终还是去了,不过他没用杜月笙送的票,而是自己买了后排的票,低调入场。 杜月笙的手下在门口招呼客人,对那些衣着光鲜的大人物鞠躬奉迎,但对穿着普通的宣铁吾却没怎么搭理,宣铁吾心里正憋着火,刚一坐下,天花板上就掉下一块石灰,正好砸在他身上,让他狼狈不堪。 宣铁吾气呼呼地从戏院出来,杜月笙听说后赶紧去赔礼,结果被拒之门外,这只是两人交恶的开始。 那一年,宣铁吾以囤积居奇的罪名把万墨林抓了起来,消息一出,上海滩舆论哗然,杜月笙心里清楚,宣铁吾这是在警告他,杀鸡儆猴嘛。 他不敢怠慢,赶紧发动所有关系,通过军统的人向曲艺界施压,别再骂“米蛀虫”,又找了黄埔出身的门徒陶建芳帮忙。 陶建芳通过中间人弄了个“万墨林病危”的证明,帮他办了保外就医,宣铁吾虽然恼火,但也无可奈何。 老蒋为了维持上海的稳定,暗中指示宣铁吾不要对杜月笙太过分,两人之间出现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但好景不长,1948年,蒋经国到上海“打虎”,杜月笙再次成为目标。 蒋经国以经济督导员的身份坐镇上海,宣铁吾积极配合,成立了经济缉查机构,专门抓捕奸商,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中汇银行的经理,因为涉嫌私自套汇被捕,杜月笙心急如焚,多方活动,最终杜维屏交保获释,但杜月笙的威望受到了重创。 蒋经国和宣铁吾的“打虎”行动,声势挺大,但实际效果有限,限价政策没起作用,金圆券贬值严重,市场乱成一团,打击场外股票金钞黑市的“杨家将”也被释放,甚至连孔令侃的扬子公司,也只是被宣铁吾控制的《大众夜报》曝光,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处罚。 杜月笙眼见大势已去,公开指责扬子公司囤积居奇,将矛头指向了孔宋家族,事情闹大后,宋美龄出面干预,老蒋不得不亲自平息事态,宣铁吾也因此受影响,《大众夜报》被封了,他自己也“主动”辞了职,慢慢被排挤出去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论是上海滩的大亨杜月笙,还是手握重权的宣铁吾,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们的博弈,只是国统区崩溃前夕的一幕缩影,最终都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1947年,杜月笙六十大寿包场大戏院,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带着姨太太去看戏,进门无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24 18:19:24
0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