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尽量少吃这4种“发物”,尤其是最后一种,你可能每天早上都会吃!只要管住嘴,就能好一半了! 大家好,我是血液中医刘欣。 血小板减少,一定要忌口,尤其是“发物”类,再馋也要忍住不吃。我给你说一下中医上对发物的定义你就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了。 在中医理论中,发物指的是一些具有刺激性、助燥、助热、助湿等性质的食物,这些食物被认为能够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尤其是与体内湿热、寒邪、风邪等相关的疾病。 所以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忌口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升板结果和血小板稳定。 就以我前段时间接诊的李先生为例,他血小板减少2年多,一直上上下下不稳定。后经朋友介绍找到了我,刚来时乏力,睡眠差,半夜容易醒,口干,口苦,舌质暗红,苔厚上微黄,舌边齿痕。 辨证为内热大,脾肾不足,于是拟方内调从疏肝清热,健脾养心,凉血活血止血入手,同时嘱咐他饮食上少碰这4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1.海鲜类食物:包括带鱼、黄鱼、螃蟹、虾、蚌肉、贝类等水产品。这类食物大多咸寒而腥,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反复。 2.辛辣刺激类食物:包括酒、葱、姜、蒜、辣椒、韭菜、油炸物等。这类食物容易助热动火、伤津耗液,陈先生内热大所以不适合吃。 3.动风助火类食物:包括猪头肉、羊肉、驴肉、鸡翅、鸡头、鸭蛋、鹅蛋等。这类食物多具有升发、散气、火热之性,吃了以后容易动风升阳,加重内热。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他少碰牛奶鸡蛋,这两样是老百姓熟悉的早餐食品,深受大众的喜爱,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体质没纠正过来之前尽量别吃。 从中医角度来说,牛奶性偏凉,对于一些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的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鸡蛋虽营养丰富,但蛋黄偏于滋腻,不易消化,容易阻碍脾胃运化。其实不建议血小板减少患者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2种食物很容易引起慢性过敏反应,反应越不强烈越容易被忽视,免疫失调,直接影响血小板的恢复。很多人一直找不到任何原因,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很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把它排除后,血小板恢复率大大增加。 饮食上以清淡好消化为主,可以适当吃些莲藕,银耳,莲子等清凉食物,主食和青菜正常吃,肉类以猪瘦肉,排骨,鸭肉,鸡肉为主,每顿8分饱即可,多散步。 这样坚持半个月,患者复诊反馈睡眠踏实了,继续疏肝清热,健脾益气,凉血活血止血,三诊乏力减轻,身体轻松了,健脾益肾,清补同调,2个月身体不适基本消失,复查血小板132,巩固稳定后,开始逐渐减量至停用,后期随访至今保持稳定。 所以血小板减少,除了内调体质,做好忌口,调整饮食,对升板和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不要忽视,如果身边还有人不清楚,一定要帮我转达到,少走一点弯路,就离恢复更近了一步!
血小板减少,尽量少吃这4种“发物”,尤其是最后一种,你可能每天早上都会吃!只要管
血液科刘欣
2025-03-31 16:26:0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