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剧烈运动,会拔了气血的根”
沧海居
2024-09-07 20:50:45
有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像太极拳、八段锦这些养人的运动都是慢悠悠的?
前年岁末,到武当山拜访陈师行道长,讲到太极拳养人时,道长说了一个观点,“人的气血,就好比碗里的水,越是晃荡得厉害,碗中的水就越少”,所以,养气血的根本,就在“静定”二字之中
前两个月,到文德路做字画生意的朋友档口喝茶,盏间,另一个朋友说起自己坚持每天早晚各长跑五公里,已经快二十年了。一般人的理解,如果锻炼得当,任何一项运动有二十年功夫,肯定可以把人养得很好,但这个大叔却看不出任何效果,整个人都显得很干瘪、不滋润、一副阳亢之象
南公曾有过一个比如,我们人的身体就像一根火柴,精气神消耗完了,就好比火柴燃烧后,只剩下一点残渣的状态
精气神三品,人身之气血就可以理解为后天有形的物质存在,而我们的这个念头,就是无形的“神”,也是火柴燃烧时的这把火,火太猛太旺,这根火柴的质,也就一下子烧完了,最后只剩下一点点灰烬。所以,“静定以养气血”里的“静定”,指的不光是身体,还是人的心神
容成公有言,“物生于积,而运于动”,按照上面这个理解,可以把气血都归结为有形的物质范畴,而心神、念头则属于形而上的这个维度。容成公讲的这个“积”,就是物质世界里,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话的意境,只会凭自己的主观臆想乱解一通。其实很简单,这里讲的也就是“积”的这个状态,从薄霜到坚冰,“陰凝”之谓也。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天风姤,“勿用娶女”?就是因为还需要积精累气以成既济之功
坤者,地也,大地之所以能养育承载万物,就是因为它能“积”,“能积”也正是因为它有静定之功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去效仿大地,就是要学大地这个静定、安贞的品德。民以食为天,人的第一属性是物质属性,他能像大地一样,那身体自然也就能丰盈、充实、滋润起来
0
阅读:16
我就换个名字
碰到一位有名的道医,也说了类似的话:像八段锦太极,打两圈都出汗了,都不会太喘,没有给心脏增加太大负担。不耗气血的运动才是好运动!
阿宅°
老师,先天体弱,后剧烈运动,导致身体跟不上,内脏出血,是不是完蛋了。
勇敢
脾虚,想减肥,请问金刚功和八段锦能行吗?练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