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沧海居 2024-09-16 04:07:24
一个文史博主在评论区留言,说我写的东西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都是自己的见解、自圆其说。看了看他的账号,也写了几百篇,都没啥人看,我就很不客气地回了一句——“你不懂” 很多人读书一辈子,汗牛充栋,但见地却还十分浅薄,想找茬批评别人,都讲不到点上,像这个博主一样,一开口就露馅了。读书最难的是“自得”,能有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这本身就比引经据典、拾人牙慧强太多,要是连这个最基本的都没意识到,那就真的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了 《水浒传》出场的第一个人物是九纹龙史进,没有遇到王进之前,老以为自己很厉害。某天,王进落难逃到史太公家,正好看到史进在舞棍,看到耍得洋洋得意,王进就不屑地笑了笑。史进见有人笑话他本事就来气了,史太公连忙上前调解,王进就说,“令郎学的都是花花棍棒,看着威风,但赢不了真好汉,太公若不嫌弃,我可点拨令郎端正” 《水浒传》中同名不同姓的师徒仅此一对,这是施耐庵有意而为之的。史进,指的是一个人从文史的角度刻苦用功,上下五千年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但这都只不过是些“花花棍棒”,丝毫没有用处 民国时出了很多大师,基本都是走史进的这条路子,都以“考古”为毕生事业。芒格说,“我认识的聪明人里,没有一个是在每天读书的” 前年到中大见了一个学文史的朋友,他就是吃着读书的这碗饭,一见面就滔滔不绝。高材生就是这点好,脑子好用,博闻强记,连每一个讲到的历史人物处了几个对象都可以娓娓道来。他说自己很喜欢研究历史,我就问他,“这于你人格之完善,有何用处?”,他一时间就呆在那里,回答不出来了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图书馆里的书浩如烟海,你要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两脚书橱”,那是会完蛋的。抓住几部经典,从中悟透一两句话,以此践行,就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这个路子才是对的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当年任浙江巡抚,左宗棠刚好路过杭州,就顺道上门找老乡叙叙旧。茶间,左问了曾一句,“平生得力处在哪里”。这个“得力处”,就是用功的关键,就是一生学问的高度总结,每每遇到难处,拿出这句话都可以迎刃而解,且屡试不爽 所以,真读书、读有用的书、读可以改变命运的书,都离不开这个“得力处”,悟到了这个核心,就可以把书扔到一边,剩下就是“行”的事情了

0 阅读:2
沧海居

沧海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