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脑、感情丰富,都体质差、精神衰弱”
沧海居
2024-09-12 12:35:40
今年春,广西山里摘茶的时候,回去小住了几天。早上坐在大石头上喝茶看书,两只蝴蝶闻香飞了过来,在我跟前秀恩爱,照面的那一个瞬间,我突然明白,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体弱则托情”
诗词中常常都见到用蝴蝶来赞美爱情,它们总是出双入对,好不恩爱,但同时,蝴蝶的体魄也是最弱的,稍微来点风雨,就会把它折腾得体无完肤
“体弱则多情,情深则不寿”,如果只把这个“体”理解为身体、体魄,那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有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精气神内核
上周,一个高三在读的男孩子问了我一个情感问题,说自己现在为情所困,不知如何是好。其实,如果感情的念头一动,动了还拽不回来,那就是内在的精气神动摇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体弱则托情”,这句话中,有两个很核心的概念,这里的“体”就是“道”,而“情”则属于德的范畴。正确的姿态,应该是立足于道,而随缘应外面的这个情感的外缘,“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如此轻重缓急,了了分明,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黄帝内经》中,还有“独立守神”四字,这也是我们用功的基础。孔门有“穷则独善其身”、“慎独”……云云,这几个“独”都是同一个意思。达摩祖师有言,“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个“心如墙壁”的状态,就是“独”的状态,儒家讲的“格物”的“格”也正是“独”的境界,后人把“慎独”解释作“独处时敬慎不苟”,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说法
“独”,把自己从万物中抽离出来,也就是“觉”,就是“合道”的过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悟道了,了解了天地间那个真正的、完整的、透彻的理,是因为人从天地间“剥离”出去了,就好比一个人,只有站在山外,才能看清整座山的全貌。再举一个例子,人也只有从梦里醒来、“跳出”梦中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刚才是在做梦
上面讲的这个情感和德,它是“独”的对立面,是一种把自己打开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失去了自我,内在的精神很虚弱、很不牢固的情况下,才会在感情中一直沉溺
0
阅读:0
微微一笑
曾经的恋爱脑,如今的“独”给老师来个葵花手点赞!
lll
仿佛看到一个全是机器人的世界
楞伽lq人
又感到自己被点名 窦文涛有期节目去天台山的道观,道长说:人不可能完全没有七情六欲 喜怒哀乐,但是任何一种情绪都不要太用力,高兴生气都控制十几秒,就收..(好像是这么说的)感觉这个方法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