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缴获美军的防弹衣,李克农让人分别挂在50米、100米外的树梢上试射,射击完毕一查验,他摇了摇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装备了防弹衣,美军的防弹衣采用尼龙或玻璃钢材料,号称能够防御60%以上的子弹与碎片。 中国志愿军高级指挥官李克农对这种防弹衣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决定亲自进行试验。 李克农命令将一件缴获的美军防弹衣悬挂在50米远的树梢上,用卡宾枪进行射击。 几发子弹射中后,防弹衣的表面留下了明显的弹孔,背面也被击穿,尼龙丝露了出来。 随后,李克农将防弹衣移至100米远的地方再度开枪,防弹衣正面与背面都被击穿,完全无法抵挡子弹的攻击。 李克农明确表示,防弹衣不过是用来给美军士兵增强心理安慰的工具。 在现代战争中,防护装备不断进化,尤其是防弹衣的出现。 然而,并非所有军队都普遍装备防弹衣,其中就包括中国军队。 防弹衣的主要功能是阻挡子弹和爆炸碎片,美国军队尤其依赖防弹衣,尤其是在中东等战乱地区,防弹衣几乎成为美军士兵的标准装备。 然而,在中国军队的作战实践中,防弹衣并没有像在美军中那样广泛使用。 有人可能会误解为这是因为防弹衣价格昂贵,或者难以负担。 实际上,防弹衣的生产和购买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困难,甚至在全球防弹衣市场中,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全球约70%-80%的防弹衣来自中国。 然而,长时间的磨损、汗水的侵蚀以及阳光的暴晒都会导致防弹衣的防护性能下降。 防弹衣不是永远有效的,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它的防护能力会明显降低。 因此,中国军队在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时,通常不会让每一名士兵都穿上防弹衣。 另外,中国的军事任务多以防守为主,和平时期的任务更多集中在巡逻、警戒和维持社会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防弹衣的需求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迫切。只有在面对突发的暴力事件或敌对势力时,士兵才会穿上防弹衣。 此外,在实战训练中,防弹衣虽然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但真正能够保命的,往往是士兵的作战意识。因此,中国军队鼓励士兵依靠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中国古代,甲胄作为战士的基本防护装备。商代被认为是青铜时代的开端。最早的甲胄材料多为兽皮和木材,这些材料不仅容易获取,而且制造简单。 商代的甲胄主要以皮革为基础,可能是整张兽皮直接披在身上。 皮甲的形制逐渐改进,开始裁剪成片,通过绳索或其他方式将皮甲片连接,形成更为精致的防护装置。 商代的皮甲常用犀牛皮或水牛皮等坚韧动物皮制作,其耐用性较强,同时较为灵活。 周代战士的甲胄除了常见的皮质,还出现了青铜盔和青铜胄。 青铜胄的出现标志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这种胄一般是用铸造法制作的,形态多为虎头状,上面常铸有精美的兽纹。 周代青铜胄的内部一般较为粗糙,因此会加裹织物或使用头巾。进入战国时期,最早的铁胄出土自河北燕下都,其结构由89片铁甲片编成。 铁甲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但它的出现意味着青铜开始被铁逐渐取代。秦代的甲胄遗物较为稀少,主要通过兵马俑和石制甲胄的研究来推测秦代的甲胄形态。 根据现有的遗物,秦代的甲胄多采用皮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其形制也具有多样性。 秦代虽然迅速统一六国,但其兵员装备依然较为简陋,战胜敌人的关键在于精锐的将领。 汉代是甲胄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汉代的铁甲一般被称为“玄甲”,其中尤以“鱼鳞甲”最为典型。 这种铠甲由小铁片编织而成,坚固且具有极好的防护性。铁铠的设计也越来越精细,逐渐发展出两当铠的形制,即胸背各有一片铠甲,通过带扣连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甲胄逐渐细化诸如筒袖铠、明光铠等新的铠甲形制开始出现。筒袖铠由于其出色的防护能力,尤其在防止弓箭穿透方面表现优异。 明光铠则因其胸前和背后装饰的金属圆护在阳光照射下会闪闪发光,给人一种威武的视觉效果。 唐代是甲胄技术的另一高峰,唐代的明光铠和两当铠在军中广泛应用,前者因其闪亮的外表和高强度的防护性,成为高级军官的标配。 宋朝是甲胄发展的集大成时期,《武经总要》中的五副甲胄代表了当时甲胄的精湛工艺,尤其是步人甲,其甲片数量高达1825片,重量达到29公斤。 宋代的甲胄大多由铁片制成,但随着火器的普及,传统铠甲的功能逐渐受到挑战。 元朝的甲胄则在宋代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尤其在铁网与皮甲的结合上有所创新,这种新型铠甲有效提升了防护能力,同时也适应了当时战斗方式的变化。 明清时期,由于火器的使用,甲胄的实用性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南方作战时,纸甲因其对箭矢的防御效果,也成为特定环境下的优选装备。 到了清代,火器的威力愈加强大,传统甲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1]巩娜娟,于天,张利.软质防弹衣中减凹陷材料和防弹层结构的研究[J].广东化工,2024,51(8):14-17
志愿军缴获美军的防弹衣,李克农让人分别挂在50米、100米外的树梢上试射,射击完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2-04 16:10:43
0
阅读:55153
4821828
抗美援朝战争缴获的美军装备中,红外夜视仪、防弹衣都引起我军重视,及时的转交后方研究。由于当时工业基础薄弱,仿制非常困难。后来有能力仿制时,国家财力有限,钢盔都是到了八十年代才普遍装备,防弹衣就更没能力大规模装备。
用户10xxx26
从古至今,军队作战一定要有防护而且必要性越来越大。如果因为近距离防弹有限就否定防弹衣的作用,是很不合适的。其实过去中国军队既无防弹衣也无头盔的主原因就是没钱,单兵防护装备的钱一点也不少于武器的钱,古代即如此,所以主要就是没钱。
我爱宝贝 回复 12-05 14:48
确实就像古代甲胄大多数都没办法挡住刀枪箭矢,但那怕是普通的皮甲布甲也比无甲要好很多
黎明的太阳
有新装备还是有用的,那时候的美军防弹衣防不了步枪直射,防手榴弹破片还是有很好效果。
打坏公司
胡说八道,现在普遍装备
专治杠精二十年 回复 12-05 17:55
非要跟七十多年前的人杠吗?
宏杰
当时穿着防弹衣的美军冲锋很厉害。当同样距离你打不死他而他能打死你。想想吧,想想这仗怎么打。后来就是以大灭小,快速冲锋,近打猛打,进入相互杀伤区打
经纬 回复 12-11 13:42
你的头脑里的战争景象早已经过时了,现阶段完全达到机械化军队的只有中美两家,俄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现代机械化军队的定义就是战场机动和战斗几乎完全可以依靠战争机械完成,你就别想着穿着防弹衣冲锋的事了。
Jason
防弹衣和头盔主要还是防止散射的弹片
情如沧海 回复 用户17xxx10 12-06 17:26
谁说是防弹衣了?霉菌越战时那个厚厚的马甲,是防护衣,不防子弹直射,但是能防一些破片砂石
用户17xxx10 回复 12-06 08:33
听谁说的呀?防弹衣能防炮击听着真新鲜,你对炮弹的杀伤效应完全不了解。
杀猪的汉子
期待我国早日研究出《钢铁侠》样的防护钢甲,让我们的军人不再牺牲!
飞叶侠
多尼龙层阻隔弹片,钢片或碳化硅陶瓷片内衬阻隔子弹,当然绵纶更佳,只是这种战略纤维用在防弹衣上显得不经济了。
用户10xxx54
什么时候月球发现某种金属,氧化后强度是钢铁的上万倍,但又非常轻。做成防护装备就牛比了
用户10xxx54 回复 Dino 12-08 13:31
无人机和机器狼别人也有,要搞就搞别人没有的拉来代差碾压。
Dino 回复 12-08 12:57
要转变思想啊小朋友[静静吃瓜] 以后战场上的主角是无人机和机器狼了,士兵坐在后方打游戏即可,要什么防弹衣?[静静吃瓜]
Leis
博览会去试穿过防弹衣有二十来斤,不灵活
我爸爸 回复 12-05 22:22
没办法
隆咚強.
70多年和现代防弹衣一样吗?材料都不同,你却相提并论
好人未必好报 坏人凭啥安乐
小编是刚才坟地里刨出来的吧。前两年军网招标采购了上百万套防弹衣和几十万套防弹插板,说说是干啥的?维和部队身上穿的鼓鼓囊囊的都是啥?
经纬
现代战争对士兵的杀伤主要是重武器,强大的火力面前防弹衣作用有限,不过,真打起仗来中国肯定会普遍配备防弹衣,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防弹衣。
冰川
看过一个骑士的电影,没人帮忙走不动道,一身装备太重了
解决口粮
有用总比不用好
Shooting Quasar
没啥可穿戴的东西可以防住高速的子弹
tongda
没有防弹衣,我们有血肉之躯!
草鱼开会
6.5毫米有坂步枪弹藐视一切朝鲜战争上的防弹衣
愚公
小编胡扯蛋,我军部队,普遍装备防护用品,防弹背心仅仅之一!
专业灭虫三十年
当年看电影,坏人才戴钢盔
一叶知秋
简直是狗屁!防弹衣是必须装备的!
用户48xxx70 回复 12-08 13:39
也是
用户10xxx36
现在自媒体小编用AI编文章太多了
图腾
50米和100米的结果对吗?
用户63xxx41
呵呵,其实抗美援越时期援越部队就装备了防弹背心,勇敢不代表送死。
比豆豆
打的穿但是破坏力降低了。
cjgt
要提高防弹性能可以穿两件啊
张三丰
钢盔好像也无法阻挡步枪的射程内直接射击
香瑤媚柳
在谢程之外可以防流弹就行
烟山影
援朝老兵也评价过这防弹衣:防个屁!照样打死它[哭笑不得]
夏目大人的老师
平时不穿,真用的时候不适应更影响行动
方hs
拿韩战时期的防弹衣说事儿,还能再古老点吗?
潭州飞哥
名字起错了,主要是用来防弹片
用户10xxx45
你连五十米一百米谁远谁近都分不清,。
bchren
现在防弹衣头盔是禁止出口的
Dun_Dun_Dun
防弹衣产量太低了,几年前维和部队穿的防弹衣还是87迷彩的
暮光洛丹伦
不管如何,心理上的安慰效果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