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照顾舅舅两年半,竟悄悄取走29万!” 王女士因工作原因需外出一段时间,她放心不下智力逐渐减退的丈夫蔡先生,便将他托付给了信任的外甥女小刘照顾。然而,当王女士两年半后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准备接回丈夫时,却发现了一个令她震惊的事实:丈夫银行卡内的29万元存款不见了!在多次追问无果后,王女士一怒之下将外甥女小刘告上了法庭。
(来源:长江云新闻)
王女士和蔡先生是一对夫妻,蔡先生早年因一场意外导致智力受损,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人协助。王女士一直对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他们的感情深厚而真挚。
王女士接到了一个无法拒绝的工作机会,需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思前想后,决定把丈夫托付给最信任的外甥女小刘。
小刘从小在王女士家长大,和王女士情同姐妹,王女士相信她能照顾好蔡先生。
小刘欣然接受了姨妈的托付,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舅舅。王女士感激不尽,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这才放心地踏上了外出的旅程。
转眼两年半过去了,王女士终于完成了工作任务,满怀期待地回到了家中。然而,当她查看丈夫的银行卡余额时,却愣住了,原本存有的29万元竟然只剩下零头!
王女士心急如焚,立刻询问丈夫这笔钱的去向。蔡先生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所以然,只是表示小刘经常带他出去买东西,有时候还会用他的银行卡付款。
王女士顿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她不敢相信自己最信任的外甥女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她立刻联系了小刘,质问她这笔钱的去向。
小刘在电话那头显得有些慌张,但随即镇定下来,声称自己只是帮舅舅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并没有乱花钱。她还表示,自己没有记账的习惯,所以无法提供具体的消费记录。
王女士听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既生气又失望。她决定查明真相,于是带着丈夫来到了银行,打印出了近两年半的银行卡交易记录。
看着密密麻麻的交易记录,王女士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记录显示,小刘频繁地从蔡先生的银行卡中取款、消费,金额大小不一,但总数加起来正好接近29万元。
王女士拿着交易记录找到了小刘,再次质问她这笔钱到底花在了哪里。
小刘这次显得有些无奈,她承认自己确实用了一部分钱来照顾舅舅的生活起居,但坚称其余的钱都花在了舅舅身上,比如买营养品、带他去旅游等。
然而,王女士并不相信小刘的说辞。她认为,即使小刘为舅舅花了一些钱,也不可能高达29万元。她决定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法庭上,王女士声泪俱下地陈述了事情经过。她表示,自己信任小刘,才把丈夫交给她照顾,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对待自己。她要求小刘归还被取走的29万元。
小刘则辩称,自己照顾舅舅付出了很多辛勤努力,这笔钱大部分都用在了舅舅的身上。她表示,自己没有乱花钱,只是没有记账的习惯而已。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法官决定调查小刘近两年半的银行流水记录,以查明真相。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法官发现小刘确实用了一部分钱来照顾蔡先生的日常生活,比如买生活用品、支付医疗费用等。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钱被小刘用于了自己的个人消费,比如买奢侈品、旅游等。
那么,以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呢?
王女士作为蔡先生的法定监护人,有权管理和保护蔡先生的财产。
小刘在未经王女士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取走蔡先生银行卡内的29万元,这一行为侵犯了王女士的财产管理权。
小刘辩称自己将大部分钱都用在了蔡先生的身上,但这并不能成为她擅自取款的正当理由。
即使她确实为蔡先生花了钱,也应该事先征得王女士的同意,并提供相应的消费记录作为证明。
小刘将部分钱用于个人消费的行为,构成了不当得利。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小刘的行为显然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在法庭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王女士坚持要求小刘归还全部29万元,而小刘则请求法庭考虑她照顾蔡先生的辛苦付出,酌情减少赔偿金额。
法官在审理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双方的证据和陈述,以及小刘照顾蔡先生的实际情况。
法官认为,小刘虽然为蔡先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时间,但这并不能成为她擅自取款和不当得利的正当理由。
最终,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刘在未经王女士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取走蔡先生银行卡内的29万元,构成不当得利。
考虑到小刘确实照顾了蔡先生一段时间,法院决定判决小刘返还29万元中的大部分赔偿给王女士,同时保留了小刘为蔡先生合理支出的部分费用。
在信任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和理性,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文中人名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