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在日军对沂蒙根据地的扫荡中,一个八路军小战士被两个日本兵穷追不舍,并频频射击,小战士身负重伤。 当地村民明德英这时正坐在自家的草屋前,看护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枪声,当她看见一个八路军小战士跑来时,连忙迎上前去,小战士见她不会说话,用手比划着告诉她有鬼子追他。 明德英果断地把小战士拉到草屋里,往床上推,小战士怕连累群众不肯上床,明德英知道事不宜迟,用力把小战士摁倒在床上,掀起床上的破被子,把小战士连头带脚全盖了起来。 几分钟后,两个日本兵追到了明德英的草屋前,他们见明德英不会说话,便打着手势问小战士跑哪去了,明德英悬着的心落了下来,打着手势,表示小战士跑向西山了,日本兵被引走了,小战士脱险了! 明德英忙回到屋里掀开被子一看,吓了一跳,小战士因没来得及包扎,伤口失血过多已经昏迷。这时已经来不及烧水做饭,明德英把自己的乳汁挤进小战士嘴里,小战士慢慢苏醒了,明德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了保护好小战士,明德英和丈夫商量后,把小战士藏到附近墓地当中的一座空坟里,里面铺上细草,外面用柴草堵住坟洞,明德英进进出出,为他包扎伤口、送饭送水。 几天后。小战士伤口感染化脓,发了阵阵难闻的气味,明德英焦急万分,叫丈夫买来草药熬成药汤,天天为小战士清洗伤口。她还把家中仅存的两只老母鸡杀了,熬成鸡汤一口口地喂给小战士。十几天过去了,在明德英夫妇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小战士痊愈了,他恋恋不舍地告别明德英一家,重返抗日前线,走在路上,他满含热泪。 1942年底,日军在飞机的配合上,又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拉网合围”大扫荡,沂蒙山的抗战进入到了极为艰苦的阶段,当地群众扶老携幼不分白天黑夜逃难于山沟丛林。驻在这里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分所因未来得及转移,就分散隐蔽在群众当中,与日军周旋于各个山头。 当时只有13岁的庄新民在所里当看护员,卫生所被冲散后,他一个人只得跟着逃难的群众一起跑。 有一天傍晚,庄新民跑进一条山沟里,饥饿和孤独一齐向他袭来,正在这时,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也来到这里,他问了问庄新民,断定他是小八路,就掏出一把生地瓜干塞给小庄说:“孩子,快吃吧,咱是一家人,你别乱跑,就跟着我吧。” 有一天下午,逃难的群众在一个山谷里被日军发现了,日军先是飞机轰炸,又用炮弹轰击,很多群众倒在血泊中,剩下的全被日军抓去,关在马牧池的南庙里。第二天,日军军官拿着指挥刀在人群中转来转去,一个个地审视着。当转到庄新民前面时,军官瞪着眼打量一番,突然说:“你的八路的?”。 李开田紧拉着庄新民的胳膊,大声说:“这是我的儿子。”日军军官见李开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又见庄新民长得矮小瘦弱,穿着一身土布衣裳,就没有再问。 日军后来把他们押往沂水城,又逼着他们把抢来的牛驴送往泰安。经过数天的煎熬和折磨后,他们找机会逃离,爬山越岭昼夜兼程。回去的路上,李开田拉着庄新民的手走,后来干脆背着他走,终于在一天夜里回到了家。 明德英看到丈夫背回个小八路,又欣慰又高兴,她见庄新民的脚已磨破化脓发炎,就用盐水把他的脚洗净,用干净的布包好。 后来明德英又一次次不顾气味难闻,抱着庄新民的腿用草药烫洗治疗。明德英为小庄包扎好脚后,见他又劳累又饥饿,可家里找不出一点吃的东西。她跑出去从邻居那儿弄来了几个土豆,切成条煮熟后再拌芝麻盐给小庄吃,这在当时可算是美餐了。看着小庄吃饭,明德英比看着儿子吃饭还要高兴。 一连几天,庄新民躺在炕上。明德英把家里和邻居家可吃的东西都做给庄新民吃了,自己一家人却都只能吃点糠菜,喝点稀汤。有时因为弄不到好一点的东西给小庄吃,明德英内疚地悄悄擦眼泪。 看到大娘家里确实困难,庄新民身体也有了些恢复,他多次提出要走,可明德英夫妇坚持不让他走,总是说:“你的脚没好,身体还不壮实,多住几天养好了再走!” 又过了几天,庄新民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他再三要求找部队去。临行前明德英一针一线,把庄新民破了的衣服、烂了的鞋子细细地缝好,亲手给他穿上,打量了又打量,仿佛又要送儿子出远门。临走,明德英又到村里弄来几个地瓜,煮熟了,让他带着在路上吃。 两位老人拉着庄新民的手,一直送到村头。明德英眼里含着热泪,一个劲地打着手势让庄新民找不到部队再回来。庄新民依依不舍地告别两位老人。走出很远之后,庄新民回头看去,透过模糊的泪水,看到二位老人还在村头不停地招手,招手。 1955年,庄新民随部队南下到了上海工作。在地方邮局的帮助下,庄新民经过半年多的周折终于和明德英一家联系上了。从此,他们书信往来,倾吐着思念之情。1956年,庄新民写信邀请李开田到上海团聚了半个多月,庄新民的孩子身前身后跟着这个沂蒙山来的爷爷形影不离,一家人充满了天伦之乐。 1995年,明德英因病逝世,享年84岁, 她是“红嫂” 原型。
1941年11月,在日军对沂蒙根据地的扫荡中,一个八路军小战士被两个日本兵穷追不
报君知史
2025-01-26 23:34:3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