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住院,大将黄克诚去看他。聊天时,黄克诚问钟伟,老家还有什么人没有?钟伟说:“儿女都在老家务农,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都在农村。” 1975年,内参电影《巴顿将军》在解放军参谋总部放映。电影结束后,前来观影的军官们纷纷议论:“这个巴顿与钟伟的脾气真是太像了!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在描述钟伟。”从此,钟伟将军“东方巴顿”的名号开始流传,几乎成为坊间的家喻户晓之事。实际上,早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钟伟在众多开国将帅中,已经是最为人知的将领之一。 钟伟1911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年轻时便投身革命。1928年7月22日,17岁的钟伟参与了彭德怀和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战斗,而他也在此刻初尝战斗的滋味。在这场战斗中,钟伟所在的部队被敌人围困,作为新兵的钟伟被指派在后方掩护。就在危机时刻,一名敌人举着手枪冲了过来,钟伟毫不犹豫地将枪口对准敌人,轻轻扣下扳机。敌人倒地,这一枪改变了钟伟的一生。 尽管他年纪轻轻,心中充满恐惧,但他依然完成了这一举动,展现出他战士的本能。晚年钟伟回忆起这一幕时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枪声,刚开始我心里是极为害怕的,腿肚子发抖,谁能说自己天生就勇敢呢?”随着时间的推移,钟伟在无数的战斗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决策力,逐步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指挥官。 钟伟的领导风格常常被人们赞扬,他那种果敢且不拘一格的指挥方式,使得战士们都为之折服。而他与巴顿将军的相似之处,也在于两人身上都展现出一种独立、坚定且果断的军事气质。无论在任何艰难时刻,钟伟总能找到破解之法,并带领部队走出困境,直至最后的胜利。 1984年初春的一天,北京某部队医院的病房里格外安静。开国少将钟伟因病重住院,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床铺整齐,被角叠得方方正正。 这一天,大将黄克诚专程来看望这位老战友。两位将军都已年过古稀,但相见时的情谊依然深厚。黄克诚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关切地询问钟伟的身体状况。 闲谈中,黄克诚问起钟伟老家的情况。钟伟说起自己的儿女和孙辈时,语气平和:"儿女都在老家种地,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都在农村。"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却让黄克诚十分动容。 在那个年代,不少高级军官的子女都在城市工作,有的还身居要职。而钟伟一家几代人都在农村,这种现象在开国将领中确实少见。黄克诚握住钟伟的手,眼中满是敬意。 要理解黄克诚的感动,还得从钟伟的为人说起。作为开国少将,钟伟在战场上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脾气火爆,性格刚烈。可在对待家人和个人生活方面,他却始终保持着朴素本色。 医院的走廊上不时有护士经过,她们或许并不知道,这间普通病房里躺着的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钟伟从不炫耀自己的军衔和地位,在他看来,革命军人就应该与普通百姓一样生活。 两位老将军的谈话持续了很久,从军队建设到农村发展,从过往战事到当前时局。当 在四野接受林帅指挥的过程中,钟伟曾多次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拒绝遵循上级命令,带领部队进行自主行动,往往会迫使上级根据他的行动做出调整。这些战斗虽然大多获得了胜利,但功劳的归属却存在争议。上级认为钟伟不听命令,自行决定战术,结果自己帮他“擦屁股”才得以成功,因此觉得功劳应当属于上级。 然而,钟伟坚持认为,若不是他果断的自主行动,胜利根本无从谈起,功劳当然是属于他的。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影响领导对他个人的评价,而钟伟的这一点在授衔前确实引起了一些非议,甚至有人认为他喜欢“与领导争功”。 1947年3月,钟伟接到任务,带领部队进驻中长路,配合1纵队对敌军进行围歼。在部队走到朝阳川北时,侦察兵报告敌人88师正在靠山屯附近活动。钟伟认为敌人并未完全稳固,若此时发动进攻必定能取得胜利。因此,他没有按照司令部的命令前进,而是决定停下并准备战斗。钟伟的果断决策带领14团冲进姜家屯,俘获了200余名敌人,并为后续行动打下了基础。 1948年1月,林帅考虑提拔钟伟担任纵队副司令,但钟伟拒绝了这一提议,坚定表示:“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林帅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破格提拔钟伟为东北野战军十二纵队司令,这也是钟伟从师长直接升任司令员的唯一一次晋升机会。此后,钟伟在战斗中继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在1950年初,钟伟带领部队完成剿匪任务,成功接管了多个城市,并在1952年开始负责中南地区和抗美援朝部队的编遣工作。 在1954年评定军衔时,钟伟并未获得预期的中将军衔,而是仅获得少将,这让他非常不满。作为曾经的12个主力纵队司令员之一,钟伟认为自己理应获得更高的荣誉。他公开表示:“要把勋章挂在狗脖子上,不要了。”这一言论引发了轩然大波,毛主席和林帅也因此对钟伟的态度感到失望。林帅更是直接责骂钟伟,质问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党员身份,钟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也为此做出了深刻的反省。
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住院,大将黄克诚去看他。聊天时,黄克诚问钟伟,老家还
运赛过去
2025-02-08 18:32: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