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在强调要做三伏灸?
尔容记笔记
2024-07-13 01:39:17
俗话说:“夏养三伏”,进入三伏天,全年气温达到顶峰,意味着自然界的阳气最盛。
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理,三伏天艾灸能够将艾火纯阳之气与三伏天的天阳之气在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与之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以热驱寒”,将人体内的寒邪驱除出去。
与此同时,三伏天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气血运行加速,三伏灸借助天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艾叶“走三阴,通十二经”,有效地振奋阳气。
初伏利用好艾灸温补的效应,对人体具有“扶阳”的作用。现代人由于对空调冷气、冰箱冷饮的过度依赖,容易造成寒气在体内积存,成为日后患病的诱因。因此,在三伏天更需要用艾灸养阳驱寒。
为什么初伏要养心防暑,培补肾气呢?
1、“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容易烦躁;
2、“汗为心之液”,人体出汗过多,易使心气涣散,同时,出汗过多,血容量降低,血粘度增加,心脏泵血更加吃力;
3、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显著提高,加重心脏的工作负担。
综上所述,入伏后,气温迅速升高,人体难以承受,此时最需防暑养心。尤其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就较差,更要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夏季还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高发的季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务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恐、过悲、过思等情志的刺激。
养心莫过于灸法。因为艾是一种有灵性的医草,艾灸过程本身就是身与心对话的过程,艾灸补益五脏,养心安神,从身心合一的角度而言,心脏是五脏之中受益最大的脏腑。而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阳气的盛衰则决定了机体生长壮老的变化。
现代人由于受到久坐、熬夜、过劳等各种因素影响,肾气开始提前衰减,有不少年轻男性,早早就出现了肾气不足的表现。
肾有“喜温恶寒”的特性,在阳气充足的三伏天里,运用温通、温补的灸法,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并且起到疏通经脉和强壮腰脊的作用。
三伏灸利用三伏天的炎热气候调理人体,以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养心补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因此,三伏是一年中调养身体的最佳时段,往往能起到数倍于平日的效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