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身体的开发,大脑的开发和事业的开发”

沧海居 2024-07-31 03:35:07
前年岁末,到武当山拜访陈师行道长,茶间我问了一个问题,像我这种身体协调性差,没有什么天份的人应该怎么练?道长说,其实没有天份高低之别,只是身体没有开发而已。听道长这么一说,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学考研的时候,我在东莞庄和一个数学系的同学合租了一个房子。他们宿舍四个人,就他一个考研,其他三个都保送了。一个去了清华,一个去了日本早稻田,还有一个去了美国 他说,大学四年,刚进来的时候,大家都相差无几,只是他一个人应付完学业之余,把时间都用来玩游戏了,而其他的舍友,每天空闲,就拿着一沓草稿纸,写上一道数学题,在学校的图书馆、某棵大树底下、或者湖边的某块石板凳上,一待就是一整天,不把带出去的稿纸用光,都不会回宿舍睡觉,就这样四年大学晃眼而过,毕业典礼一结束,每个人的去处就天壤之别了 我高中之前,也是一个数学迷,每天像吃饭喝水一样做题,一天不碰浑身难受,在不断的练习中,成绩突飞猛进。只是后来上了大学,开始沉迷打篮球,把数学抛到一边,考研的时候再捡起来,发现脑子已经不听使唤了 身体和大脑的开发,它的根本都是在一个“气”字,这种持之以恒地锻炼、运转的状态,就是气态。精气神虚,对应《易经》中的四德元亨利贞,气即亨德之谓也,“亨者,通达也”,一头一尾,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地来回反复加强练习,这种境界,就是《道德经》“抟气致柔”中的“抟”的这个动作。在没有达到“利”的境界前,一停下来,这股气一泄,这个“开发”就半途而废、 无功而返了 我们的事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只要不是一个太傻、太笨的人,脑子稍微灵活一点,咬定一个行业,勤勤恳恳地耕耘个三年五载,一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 打工人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有出息,首先是资质太差,接触不到行业的核心资源,另一个就是心气不定,朝三暮四,“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功夫打不成一片,这股气没办法蕴育起来,所以说事业做起来了,叫“成气候”,就是养气到一定程度后, 它能自成体系了的状态

0 阅读:0
沧海居

沧海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