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气伤脑”与“怎么生气才不伤脑”

沧海居 2024-07-31 11:56:35
郑医生跟我讲了他去年的一个医案,老家寺庙主持的老爷子,八十多岁了,前不久,因为村口的一块菜地与人争吵,大怒过后,整个人就变得神智不清,每天到处瞎转悠,时不时自言自语,感叹人生没有意义,还几度“做傻事”。这就是大怒之下,把脑子给伤到了的典型案例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有个成语叫“怒发冲冠”,当一个人大怒的时候,这股气是直冲天灵盖的,“人在气交之中”,当怒气发泄过头时,身体里交合的气血就变得相背而行。大脑的运转需要血液的营养支撑,大怒之下,阴阳颠倒,水火既济就变成火水未济。道家有个观点叫“还精补脑”,它的反面就是怒气损脑,刚好是一阴一阳倒置过来了 庄子《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凡夫一怒,把自己整脑梗了,而庄子的怒,反而成为了遨游九天的动力。鲲鹏变化,由潜而飞,用的也正是这股“怒而气上”的反地心引力 七情喜怒哀乐忧恐惊,它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发怒,可损可益,它的分界线就在这个“度”字上。怒而不亢,这股向上的气不破散,它就变成了往上走的推动力,很像“知耻而后勇”的这种状态,它是返照自身的一种作用力。相对而言,大怒而亢,就是一味地、无休止地向外发散 我初中的时候,曾被一个老师看扁,还当着同学的面,讲了一句很损我的话,我当场气的直咬牙,但是没有发作出来,而是回到座位上,摸着眼泪把老师的那句话写在纸条上,放进了口袋里,发誓要让这个老师刮目相看。从那天起,不知疲倦地学习,一口气就从年级三十多名冲到了前三名 后来高中,自觉有了老本,家底厚了,再遇到类似的欺负人的场景,就拍案而起,跟这些颠倒黑白的“不平事”争论到底,誓要讨回个公道不可 盛怒之下,去争去辩,是最伤气、最伤脑的,能忍气吞声,“忍而不发”,把这股激荡起来的怒火、怒气全部收化于一身,它就会扭转过来,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些像我一样年轻气盛的后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年的弯路。但话又说回来,理之所至,亢而无悔,年纪轻轻,就过于老成,那是否可以理解为,这辈子都没有真正拥有过人生的花期?如果真的如此,那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了吧

0 阅读:0
沧海居

沧海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