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锻炼,才能养人、养元气”
沧海居
2024-09-02 03:03:24
吴道长讲过一个终生锻炼的概念,很多人年轻时选择锻炼方式,都喜欢挑力量型的,等到年纪稍微大一点后,没有能量继续坚持下去,就中途荒废掉了,身体状态也跟着走下坡路了。所以,找一个相对温和一点的,可以伴随一生的锻炼方式,即使自己年纪大了,也可以不用憋着口气强行坚持下去,这才是锻炼养生的关键之所在
日本有一个女演员,2012年去世,享年93岁,据她所说,之所以能长寿,能长时间活跃在舞台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每天都坚持做150个深蹲。这个锻炼从她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也没有因为后来上了年纪而中断。另外,一位前几年去世的日本僧人女作家,活到了99岁,她就是每天都会坚持做四百下原地抬腿
健身圈里有一个网红叫“力竭哥”,他就十分推崇撸铁的时候要“力竭”,就是每天都要挑战身体的极限,不断突破自我,这在体育竞技上是无可厚非的,但于养生而言,却有点背道而驰了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如何养元气,《易经》讲的四德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实在太过重要,所以,我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元”的状态,就像上面讲的这两个百岁老人的每天一百五十个深蹲、每天四百个原地抬腿,这种锻炼方式就是“元”的状态
夏天的莲花开得非常漂亮,但它底下立足的却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这种烂泥的状态,就是“元”的状态,它是没有自我的、没有力量的、很阴柔的,正是这种非常不起眼的东西,才养育了那么多绚丽多彩的生命
所以,回到上面这个话题,锻炼的核心,就是“如何用力”,关于这个问题,太极拳里的“用意不用力”,就是最好的答案,“用力”的最佳状态就是回到自身的对立面——不用力
一位研究象形字的作家讲过一句话很深刻,“持之以恒地、无为地做一件事,才能到达彼岸”,日拱一卒,如泉眼之涌,虽无江海之涛涛,却能有乡井养育之广德深恩
最伟大的成就,往往都在最平凡的付出当中。“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越是看起来不痛不痒的东西,你能闭着眼睛坚持一辈子,最后也肯定是别人望尘莫及的境界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