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让身心变强的不是锻炼,而是休息”

沧海居 2024-09-02 17:00:35
运动学里有一个超量恢复模型,人在训练时,身体机能会随着能量的消耗而变弱,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完更容易感冒的原因。如果训练后,能及时补充营养、充分休息,身体机能就会很快提升到比训练前更高的水平。所以,可以这么理解,运动锻炼的本质是促进身体内部的消耗和代谢,把身体里原本的通道都疏通开,当内部的空间腾出来后,人体的吸收能力就会变好、休息也会变得更高效 李辛老师说,虚不受补,是因为身体里没有足够的空间,这个观点同样可以放到运动超量恢复模型之中。人通过运动,把身体里面堆积的过剩能量、杂质给消耗掉,本质就是在创造空间,有了空间,才能往里面重新输送养分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人体内的机能运转也像这个风箱一样,一推一拉,完成一个闭路循环,这个运动和休息带动的体内能量的消耗和补充,就是“橐籥”的这个一推一拉、一鼓一荡 禅宗有一句话头叫“伸脚就在缩脚里”,就是说,如果想把脚伸展开来,就应先把脚给缩回去。身心的提升也是这个道理,身体能恢复到更好的状态,是因为吸收功能变好了、休息更充分了,而这两个的前提就是先把体内的陈积能量给尽可能地消耗掉,这样才能为后来的补给,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一个畅通的管道 身体的提升是这个道理,精神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佛门里头有个词叫“无所得”,讲的是释迦摩尼开悟前,在燃灯处求法,最后走的时候,感觉好像自己啥都没学到。当年,我读到此处也是十分困惑,后来才明白过来,这个心灵层面的悟,是要把那个执着的“我”给空掉,这有点像西方讲的空杯理论 老子讲圣人之治,“虚心实腹,弱志强骨”,“虚心”也是这种“无所得”的“空”的状态,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再重新站在一个中立的视角看待问题、吸收知识,慢慢精神世界才会真正意义地丰盈起来 某天,朋友问道,滄君说,“一人尽力之谓道,二人同心之谓德”。“尽力”的终点就是这个虚、空,可以无我了,但精神、心灵的真正强大,是在往下走的时候,在“合德”中丰富滋养了自己,这就是《易》里的剥复之道、损益之道

0 阅读:3

评论列表

诩絔

诩絔

2
2024-09-02 19:59

说太好了

别吃香菜

别吃香菜

2
2024-09-02 19:48

怎么做才是好的休息

喵咪?

喵咪?

2
2024-09-02 20:11

没得毛病

沧海居

沧海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