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皇后乐队主唱“牙叔”弗莱迪·摩克瑞拖着几乎无法走路的身体,录完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张专辑。在唱最后一首歌时,吉他手布赖恩·梅担心“牙叔”太过虚弱,无法唱出歌中的高音。对此,弗莱迪只回了一句:“把心放在肚子里,宝贝!” 然后呲着牙干了一大杯伏特加,完成了自己的绝唱。 在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某个情节中,弗莱迪·摩克瑞在乐队内部“膨胀”后提出了单飞的想法,激起了鼓手罗杰·泰勒的愤怒。罗杰回击说:“如果没有我们,你还在机场搬运行李。”弗莱迪则逐一反击其他乐队成员,讽刺鼓手罗杰如果没有乐队,最多只能是一个周末打节奏布鲁斯的牙医;吉他手布莱恩·梅会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写出没人看的科学著作;至于贝斯手约翰·迪肯,弗莱迪甚至表示根本想不出他能做什么。当迪肯回应称自己学的是电气工程时,弗莱迪则略显讽刺地询问,“这算不算答案?” 然而,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摇滚巨星,私下里却是一个资深的猫奴。在他的一生中,曾养过十只猫,甚至为每只猫准备了自己的房间。当他巡演或者外出工作时,会打电话给助理,要求与猫咪们通话。1985年,弗莱迪以个人名义发布了专辑《Mr. Bad Guy》,并在专辑中表白,“献给我的猫Jerry、Tom、Oscar和Tiffany,以及宇宙间所有爱猫的人——其他人滚一边去!” 根据他的男友吉姆·哈顿的回忆,有一次弗莱迪的花园公寓里找不到他的一只猫——戈利亚斯,弗莱迪变得焦虑不安,甚至把一只漂亮的日式烤架从客厅窗户扔了出去。幸好,猫咪最终被找到了,弗莱迪欣喜若狂,抱着猫咪不停地抚摸,并大声训斥它,而猫咪则懒洋洋地躺着打呼噜。 2018年,一部名为《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传记电影让沉寂已久的摇滚传奇再度成为全球话题。这部讲述皇后乐队主唱弗莱迪·摩克瑞一生的电影,不仅在全球掀起了重温经典金曲的热潮,更让许多年轻观众得以一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摇滚音乐的璀璨光芒。 时光倒转至1990年的英国,在伦敦郊外的一间录音棚里,一段令人动容的音乐史正在上演。当时的弗莱迪·摩克瑞已经身患重病,但他仍然坚持要完成自己最后的创作。录音棚的工作人员早早就调整好了室内温度,为这位摇滚巨星创造最舒适的录音环境。 在录制最后一首歌时,虽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牙叔"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专业态度。录音室里的气氛格外凝重,乐队成员都看得出他走路都十分困难。当时的录音师回忆说,为了保证弗莱迪的体力,他们不得不在录音室里放置了几把椅子,让他随时都能休息。 这时,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发生了。在准备录制高音部分前,吉他手布赖恩·梅表达了对弗莱迪身体状况的担忧。对此,"牙叔"展现出了标志性的倔强,他只回了一句:“把心放在肚子里,宝贝!” 随后一口气喝下手边的伏特加,仿佛在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依然能够征服那些高音。 不幸的是,这成为了"牙叔"的绝唱。在完成录音的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弗莱迪·摩克瑞因并发症离世,年仅45岁。 在音乐界,有一句话流传已久:“要想了解一个音乐人,一看唱片,二看现场。”如果你第一次观看皇后乐队的现场演出视频,必定会对“现场”这一词有全新的定义:“这才叫神级现场!”弗莱迪的舞台互动并不仅限于递麦克风或带动全场合唱,而是创造了一个极具特色的互动方式——通过不同的音调和节奏让观众一起唱“EI——OH”两个音,观众模仿他的唱法,既调动了现场气氛,也为接下来的歌曲做了铺垫。 其中,《We Will Rock You》就是这一互动方式的产物,观众可以根据节奏敲打手掌,与乐队共同参与,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弗莱迪对音乐的态度无疑是值得后代音乐人学习的。有一次,皇后乐队在电视节目上表演,主办方要求他们假唱。然而弗莱迪毫不妥协,竟将话筒拉到腰间,表示对此不满,这一举动充满了摇滚精神。 曾有媒体报道过弗莱迪庆祝自己41岁生日的场景:他邀请了80位朋友飞往伊比沙岛,包下了岛上最豪华的酒店,举办了一场奢华派对,场面极为奢侈,弗莱迪的名字被烟火映照在夜空中,而6名身着白色和金色衣服的西班牙人则抬着一座长达20英尺的生日蛋糕。与这些豪华派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弗莱迪更为内敛的一面。有时,他会在演出前和随行人员一起玩拼字游戏,曾有报道提到,弗莱迪在游戏中击败了所有玩家,这一方面让人看到了他的幽默与才智。 尽管身体的衰弱已不可避免,弗莱迪依然选择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而非单纯地进行公益活动。在他看来,用自己的最后时光为世界留下更多经典作品,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使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像以往那样高强度工作,他依旧站在舞台上,用尽全力为自己呐喊,为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为生活在阴影中的人歌唱。或许,这正是最纯粹的音乐人的态度——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为自己和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
1990年,皇后乐队主唱“牙叔”弗莱迪·摩克瑞拖着几乎无法走路的身体,录完了自己
运赛过去
2025-02-20 19:38: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