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张作霖崛起,曾有人拿《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他处理人事的一个特点

朋晟聊历史 2024-02-01 18:12:12

乱世枭雄张作霖崛起,曾有人拿《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他处理人事的一个特点——“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与世人想像的不同,在民初的那一批乱世枭雄中,凶恶其实都是对外人,对自己人,他们往往看上去越是凶恶彪悍,对待拜把大哥、自家小弟越是仁义厚道,全然没有后来蒋介石时代那样,嘴里喊哥哥,背地里掏家伙。 张作霖与汤玉麟曾一起办保险队,两人出生入死,马上打天下,拜把兄弟荣辱与共十几年,但汤玉麟本质上很粗陋,见识格局都不行,所以当张作霖得了东北天下,重用治理能人王永江时,汤玉麟因为利益受损,不能理解,在叫板不成的情况下,竟然反目。 历史上这种事很多,枭雄们一般的处理手法大多是用干脆利落的办法,既然已成碍事的钉子,那就该拔拔,该灭灭,少有拖泥带水,留着难受,养成大患的。 但张作霖不这样。 兄弟虽然有错,但不是大故,所以他不忍下手,既不愿杀,也不愿弃,最终选择了请到一边,冷静下来,再慢慢缓和。 这样做,对不对,真不好说。 历史上,因为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酿成大祸的不少。 但豪杰做事,很多时候不是奔着对错去的,而是秉着自己的良知本心。 汤玉麟被张作霖请到一边过后,因为本事不大,咋呼两下也就没声响了,而张作霖则纵横捭阖,一飞冲天,成了东北王。 这时候,挺有意思,张作霖借听桃园结义的戏码,触景生情,一边流眼泪,一边给兄弟铺下了台阶。 汤玉麟被召回后,张作霖先是任命他为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后又升任奉军陆军第十一旅旅长、热河都统等要职。 张作霖的宽容、大度、仁义,让汤玉麟大为动容,身上的刺再没炸过,一颗忠心也因此彻底热了、红了。 后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伪满洲国成立时给汤玉麟送来了伪热河省长的委任状。 汤玉麟接过委任状,破口大骂:“张雨亭是我拜把子弟兄,你们害死了他,我没那么混蛋,去做你们的官。” 有人说,汤玉麟这话也只能听听,实际上他将热河霍霍得不轻,离当汉奸也就一步之遥。后来,汤玉麟一枪不放,致使热河失陷,张学良被骂的抬不起头,很大一部分都是替汤背锅。 这种说法,其实没错的。 但从另一方面讲,这恰恰能看出张作霖那一代枭雄,跟三国时代的曹操是不一样的。 曹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张作霖不玩这个,讲人心。 有人说,这是另一种更大的个人英雄主义,张作霖时代,除了郭鬼子,奉系没有人背叛过张大帅。到了张学良接班,就不行了,明显压不住,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0 阅读:42
朋晟聊历史

朋晟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