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内忧外患,山东省黄县有个名叫梁作友的“土豪”上书省政府,声称他

朋晟聊历史 2024-11-20 22:03:57

“九一八”事变后,内忧外患,山东省黄县有个名叫梁作友的“土豪”上书省政府,声称他有家产六七千万,值此外辱临头国家危难之际,他愿意捐出一半家产三千万,以作救国赈民之用,但有个前提条件:老蒋必须接见他。 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一听,甚是高调地就将梁作友送到了南京。 梁作友一到南京,瞬间就引起了轰动效应,《大公报》、《申报》等大报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相关内容,就连英国路透社也以《中国之奇男子》为题报道了此事。 世人相信这个事,除了韩复渠的高调宣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梁作友说他是山东黄县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山东黄县名头很响。因为黄县人敢于走南闯北,又极善于逐利,因此造就了大批乱世“土豪”。梁作友在炫耀家底时,说他家在东北和西伯利亚都有大量生意,祖上传下来的商号多了去了。在当时,这套说法极具“黄县”特色,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然而,在韩复榘礼送梁作友进京的时候,也有人背地里窃窃私语:凭韩复榘的性格做派,有这样的好事,他会拱手将这三千万送给老蒋,使些伎俩玩点花招,将这三千万截留在山东,岂不是更好? 很显然,不说其他地方,就是在山东境界,也有不少人怀疑韩复榘,觉得他不可能有这样“天下为公”的格局境界。 但是,有人怀疑,却无人敢于发声。 况且,面对这样的好事,很多人都是失智的。 梁作友到了南京,国府的许多高官在集体失智的情况下,纷纷屈尊前来拜会这位毁家纾难的齐鲁义士,其中就包括民国“财神爷”宋子文。 梁作友见到宋子文,展现出了很高的话术,他声称三千万他一定会捐,但具体怎么使用要尊重他的意见,其中20%用于抗战,20%用来救济灾民,剩下的60%用来修铁路、办实业。 听到这套严肃较真的说辞,宋子文深信不疑,并建议老蒋赶紧接见一下,毕竟梁土豪捐巨款有个前提条件,老蒋必须接见。 老蒋当时也有求财的心理,于是在1934年10月18日,在汉口专门接见了梁作友。 见到老蒋,梁作友一半是慷慨激昂,一半是荒诞不经。 在表示七天之内将把三千万汇到南京之后,梁作友对老蒋说,其实筹款很容易,我建议政府下一道命令,全国四万万国民每人都备存钱罐一个,每年每人至少存钱5角,全都捐给国家。别说三千万了,一年之内至少能筹上亿元。 听到这个荒诞的建议,老蒋感觉不好,却也不好发作。 果然,梁作友的谎言很快便被戳穿,所谓三千万捐款纯属子虚乌有。 然而,当梁作友被抓进警察局,面对局长陈希曾的问话,他却反咬老蒋一口,说这出闹剧是老蒋授意他这么做的,目的是鼓动有钱人捐款。 意味深长的是,梁作友吹的这个肥皂泡被戳破之后,最终他并没有受到严惩,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了。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如果严惩梁作友,从老蒋往下,一众高官都得跟着出丑。 这桩闹剧,后来很多人提及,大体都是说梁作友如何敢去忽悠,民国官场又是如何荒唐。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当时,国府中其实是有明眼人的,梁作友刚到南京时,时任财政部司长的徐堪便一眼看穿了其中的猫腻:“这是韩复榘向南京政府所施的一个报复手段。” 说到韩复榘与国府或者说与老蒋的恩怨,还要从1929年说起。 这一年,韩复榘背叛栽培他的西北军老长官冯玉祥投靠老蒋,并被老蒋委任为第三路军总指挥。中原大战时,老蒋抛出每月60万元军费和山东省主席的诱饵,促使韩复榘对阎锡山占据的山东发动突然袭击。 韩复榘将阎锡山的晋军赶出山东,夺回济南后,老蒋半推半就,勉强兑现诺言,将其任命为山东省主席,但每月60万的军费却没了下文。 韩复榘要钱,财政部官员不阴不阳地回复:“国府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地方军饷应该自筹。” 韩复榘投靠老蒋,本就是乱世自雄,得到一块地盘之后,想的尽是地方割据。见老蒋既不兑现诺言,又将山东要害部门抓在手里,韩复榘一怒之下,将山东的盐运使、税警局长、烟酒印花税局长等搞钱的部门全都换成了自己人。 做完这一些,韩复榘还觉不够,于是乎又策划了诈捐的闹剧,将老蒋狠狠地恶搞了一番。 韩复榘后来被老蒋处决,有人就说,梁作友的闹剧,已在老蒋心底埋下了阴影,这是他惹来杀身之祸的伏笔。韩复榘此人,只有江湖强盗的狡黠,绝无一方诸侯的政治智慧。 老黑觉得对韩复榘的这个评价十分精准,纵观韩复榘自从得了山东地盘,到被老蒋处决,这个过程中,他做的那些事,确实给人这样的印象,狡黠的同时又毫无必要的骄横。 搞梁作友这个闹剧,他能得到什么呢? 除了毫无价值的嘲笑两声,剩下的就是老蒋背地里的痛恨。 后来与李宗仁发生冲突,也是这样,嘴上不认输,换来的却是集体厌恶。 还有他最直接的死因,想联合刘湘、宋哲元反蒋,这是典型的江湖盗贼式的狡黠,自以为纵横有道,却不知道大谋要审势,当时的形势俨然已是全民抗战,这时候你为了自保想反蒋,不是找死嘛。 还有,死到临头,与老蒋争辩济南与南京失守该谁负责的问题,也是毫无意义的逞一时之快。 所以说,知道什么是不可为,不必为,才是大智慧。

0 阅读:97